一、单项选择题 1.在班主任的指导下,由学生自己组织的、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,称为( )。 A.课外活动 B.学校活动 C.德育活动 D.班级活动 D 【解析】班级活动是指一个班的全体成员参加的集体教育活动,它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。广义的班级活动是指在教育者的组织和领导下,为实现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,完成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,组织班集体全体成员参加的一切活动。狭义的班级活动则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的,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。题干所述是狭义的班级活动。 2.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起到( )作用。 A.主导作用 B.决定作用 C.纽带作用 D.辅助作用 A 【解析】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。 3.在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中,学校教育的优势是( )。 A.情感性与随机性 B.系统性与正规性 C.固定性与刻板性 D.适用性与启发性 B 【解析】学校教育是有目的、有计划、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,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,具有系统性和正规性。 4.外语兴趣小组属于( )活动。 A.文体活动 B.科技活动 C.社会活动 D.学科活动 D 【解析】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。外语作为一门学科,其相关兴趣活动属于学科活动。 5.( )是让学生走出学校,接触社会,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,了解社会生活、经济建设实际状况的教育活动。 A.社会活动 B.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C.体育活动 D.学科活动 A 【解析】社会活动是让学生走出学校,接触社会,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,了解社会生活、经济建设实际状况的教育活动。包括社会调查、参观、考察、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。 二、多项选择题 1.选择班级活动形式的客观依据有( )。 A.活动内容决定活动形式 B.因地制宜决定活动形式 C.依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选择、决定活动形式 D.依据学校的要求来选择、决定活动的形式 ABC 【解析】选择班级活动的形式的客观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条:(1)活动内容决定活动形式;(2)“因地制宜”决定活动形式;(3)依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其他实际情况来选择决定活动的形式;(4)依据班主任自身的特长与优势来选择决定活动的形式。 2.以下属于班级活动设计的基本理念的是( )。 A.生命性原则 B.个性化原则 C.开放性原则 D.生成性原则 ABCD 【解析】略。 三、判断题 1.在我国,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,都是为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。( ) √ 【解析】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目标。 2.从时间上来看,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具有开始早、持续短的特点。( ) × 【解析】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,家庭教育是开始时间最早、持续时间最久的教育形式。 四、简答题 简述实施班级活动的基本环节。 【参考答案】班级活动一般由以下四个基本环节组成:第一,计划。它是教育活动过程的起始环节,包含班级的学年活动、学期活动计划,以及每次活动的实施细则。第二,实施。它是教育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,是达到活动目的、完成活动要求的基本手段,是活动全过程的关键,班级活动要按照活动计划去展开,允许在实施过程中对原计划作修改。第三,检查。它是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中继环节。计划实施一段时间之后,就要将计划和实施情况与计划相比较,看实施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设要求,了解实际效果。第四,总结。它是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终结环节。要用科学的方法,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评价肯定成绩,总结经验,指出缺点,进而明确下一个活动应努力的方向。
|